每百人3個抑鬱 近半未求診
發布時間: 2017/04/08 07:45
今年世界衞生日的主題是抑鬱症,衞生防護中心指出,本港每100個成年人便有3人是抑鬱症患者,但有一半患者沒有尋求精神健康服務協助。
兩名走過抑鬱路的患者分享其重生經歷,認為最重要是勇敢踏出第一步尋求協助,便有機會改變。
今年約40歲的Alice,自2003年起患上抑鬱症,她某天回家時,發現家中物品盡失,致電詢問才驚覺丈夫有外遇,並將家中的物品搬離;她憶述,事前一晚才與丈夫一起吃飯,當時並無異樣,得悉事實後感覺到一片空白,但她強忍傷痛照常上班,卻發現突然不懂處理平日工作,求醫後證實患上創傷性抑鬱症。
Alice雖然至今仍要服藥,但病情已穩定。她坦言,慶幸患病期間一直有好友相伴,陪她笑陪她喊,多年來不離不棄,耐心聆聽她的說話,讓她暢所欲言。雖然患病令她放棄在長者服務中心的文職工作,但其後在社工建議下學習攝影,過程中學懂表達自己、重建與身邊人的信任,亦令她有新目標,希望成為一個攝影師。
回想當日發現自己患上抑鬱症,Alice鼓勵其他抑鬱症患者,最重要願意向前踏多一步︰「肯試便有機會改變,成功便會在前面!」
【延伸閱讀】家人與朋友 成患者第一綫支援
今年35歲、同樣曾患抑鬱症的Nick,曾是3間時裝店的東主,2014年在母親因病離世、婚姻及生意失敗的三重打擊下,情緒波動、甚至有自殺念頭,每日均感到不開心,長期失眠及頭痛,曾與家人、朋友傾訴,但對方只懂叫自己行街、食飯、看戲散心,發現根本解決不到問題。
其後他在電台節目聽到有求助熱綫,嘗試鼓起勇氣踏出一步致電熱綫求助,在電話輔導員建議下見精神科醫生,現時他已慢慢走出低谷,更以過來人身份,在社福機構提供朋輩支援服務。
精神科醫學院公共關注委員會主席麥永接指出,近年臨床上見到抑鬱症有年輕化趨勢,甚至有小學生求助個案,事實上社會對抑鬱症有誤解,例如對藥物副作用等方面,呼籲社會要對抑鬱症有正確認知,強調及早發現及治療,抑鬱症並不可怕。
【其他熱話】DSE英文閱讀卷開考 「千禧世代」是2000年出世或畢業?
【其他熱話】80後巴士美女車神出發 開心分享蝦碌事【有片】
【其他熱話】藝術家成功爭取 惠康4月起全線收銀有位坐
撰文 : 龐浩吉 經濟日報記者